资深玩家的 Agent 投资复盘:最遥远的机会不是错过百倍,而是近在眼前却视而不见
作者:Tomb
编译:深潮 TechFlow

- 
	
回顾过去几个月中智能体 (Agents) 和 AI 发展动态;
 - 
	
回顾市场中一些显而易见的投资机会;
 - 
	
在新年期间稍作休息,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了许多事情,并对过去的成功与失误进行了深入反思;
 - 
	
接下来,我会尽量清晰地分享我的所有想法;
 
- 
	
对去年年底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。
 - 
	
从 9 月到 10 月初,我们就非常早地进入了许多关于 AI、智能体 (Agents) 和基础设施 (Infra) 的叙事领域。
 - 
	
没有过度复杂化地分析这些趋势,而是清楚地看到这些是 AI 超级周期的下一阶段(未来还会有更多重要的催化剂)。
 - 
	
这种成熟的判断力来自长期在市场中捕捉叙事的经验。当你能够识别这些趋势时,可以迅速投入资金,而不需要过多犹豫。
 - 
	
即使现在,我还看到一些人争论诸如 ChatGPT 的封装应用、某个智能体的具体功能、某个协议未及时回复等无关紧要的问题。
 - 
	
但这些真的重要吗?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赚钱,而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。
 - 
	
关键是要清楚自己所处的市场周期阶段。每一个周期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策略。
 - 
	
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持有老项目太久,从而错过一些“简单模式”的热点趋势。我所说的“老”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老,而是相对于行业快速发展的节奏来说变得“相对老旧”。
 - 
	
请记住,每天都会有新的热点出现,资金流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——如果团队无法清晰地传达他们的想法或展示明确的路线图,资金就会流向那些沟通能力更强且能够快速落地项目的协议。
 - 
	
当我第一次接触到 Goat 时,我就意识到了它的潜力,并在非常早期就关注了它——让我惊讶的是,其他人花了这么长时间才通过跨链桥迁移到 Base 或开始探索 Sol 上的智能体。
 - 
	
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“中度曲线效应”(Mid Curve Effect,指过度复杂化的思维方式)和市场恐慌情绪。如果你直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些问题,你需要认真反思原因。
 - 
	
对过去几个月我感到非常感激,因为没有经历太多严重的损失。
 - 
	
我抓住了 ai16z 在 3000 万市值时的机会,也在 aixbt 3000 万市值时入场,此外还有一些游戏和对话类项目在 1000 万以下市值时的布局机会。
 - 
	
当然,也有一些错过的机会,比如 Zerebro、Fartcoin、Snai 和 Swarm Node 等。但没关系,不可能抓住所有机会,重要的是反思为什么错过以及它们为何会成功。
 
免责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,币市有风险、投资请慎重。
 - 区块报
